当前位置: 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 >> 学院新闻 >> 正文

王广厚院士做客我院博士生论坛谈科学人生


发布时间:2019-05-13    来源:    点击量:




5月10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博士生学术论坛物理学科分论坛在研教楼报告厅正式开启。物理学院邀请到南京大学王广厚院士做专题讲座,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志伟、物理学院院长赵纪军、党委书记王正汹及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出席大会。会议由物理学院副院长陈茂笃主持。

王志伟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研究生代表了学校学生科研力量的最高水准,大力发挥博士生在科研攻坚工作中的箭头作用,是学校加强学科建设、完善科研人才储备的重要途径。并寄语物理学院博士生要勇于承担使命,加强国内外校际间交流、学科间交流,充分利用好博士生论坛这一展示平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随后,赵纪军院长对王广厚院士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就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为王广厚院士颁发了物理学院校庆系列讲座纪念牌。

报告中,王院士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漫谈科学人生”为题,从自己在困难中起步、孜孜以求的人生经历谈起。1968年他分配到南京大学物理系后,条件非常困难,很多研究和设备基本需要自己动手。“我是从设计和制作伽马射线探测器的前置放大器开始的,还编写计算程序,那时候编写计算程序要靠穿纸带打孔,往往错了一点就得从头开始。”

王院士在报告中,结合国际学科前沿和课题组的发展历程与科研成果,全面介绍了原子团簇与原子制造的概念、关键科学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王院士的课题组早在1984年,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了走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之路,从90年代初开始,王院士先后自主研发和制造了三代团簇束流装置,并自制了南京大学首台扫描隧道显微镜。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王院士率领课题组师生发现了团簇物理中一系列的奇特物性和新效应;制备了多种团簇组装的纳米结构,发展了低能团簇束流淀积技术。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团簇物理的基础理论,也为团簇应用和原子制造开辟了新途径。

在讲座的最后,王院士对在场的青年学子提出几点希望:不急功近利、不心态浮躁,静下心来做学问;要坚持、有韧性,脚踏实地搞科研;认真做事、诚信待人、建立和谐合作的团队;反对造假、宽容失败。

讲座结束后,王院士参加了物理学院的青年科学家发展联谊会组织的“传承五四精神,促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王院士结合自身的成才历程、科研经历、精神追求和人生感悟,与青年教师分享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的经验和收获。王院士重点谈了青年教师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将个人兴趣和国家需求进行有机的结合。他指出,对选择的方向有兴趣,才会百折不挠,才会不懈探索、持之以恒追求真知。因此他希望青年教师培养科学兴趣,夯实理论基础,集中精力做好学问的同时,要引导研究生对科学兴趣的培养。面对青年教师所困惑的“如何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王院士建议青年教师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集合,以教学提升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做好时间规划,寻找一个平衡点。面对青年教师所困惑的“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着3-5年的考核期,急需做出成果,然而寻找原创性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探索”问题,王院士建议青年教师在先做好原来科研方向的同时,再挖掘新的原创工作。最后,王院士鼓励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而为。

当天下午,博士生论坛学术报告会在物理学院报告厅如期举行,物理学院青年教师代表、近百名研究生参加,会上,国家“博新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学术之星”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郭宇以自身实际经验,介绍了她读博路上的成长心得。由经前期征稿、专家评审选拔出的四名优秀博士生分别进行了精彩学术报告。

IMG_1678

物理学院李立航、王真厚、周雄峰、刘通荣获本届博士生论坛优秀口头报告奖,物理学院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永新教授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校庆主题纪念品。

本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是物理学院为庆祝大工70周年校庆,加强博士生学术龙头作用而精心策划的一场学术盛宴。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活跃物理学院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将以此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尽绵薄之力。

版权所有: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 地址:中国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 电话:0411-84708370